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: left_art.htm

本科科研第一步:高效阅读文献的正确姿势

对于大学生以及研究生来说,文献阅读是一项必备的能力,那么如何高效阅读文献,尤其是英文文献呢?
 
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文献,漫无目的地阅读是大忌,既浪费了时间,又毫无效率。
 
01
 
为什么读文献?
 
阅读文献有不同的方法,最重要的是从中获取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。
 
因此,一定要进行归纳总结,不要看文献时百晓生,合文献时变小白。这样既浪费时间,还会影响自己于都文献的效率和兴趣,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。
 
阅读文献的的原因(动力)主要有以下三种:
 
1、获取关键信息
 
无论是精读或者粗读,每次合上文献后一定要回想一下文章的最重要的关键信息,如果回想不起来,可以在打开文献去摘要和结论里面找,基本上是作者的一些观点。如果合上一篇文献,发现自己需要记得东西很多,说明还没有发现重点,或者重点还不够明确。
 
2、扩充知识面
 
为了扩充专业知识而阅读文献,这个时候重点读introduction,重点研读文章中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等。
 
3、为了写paper
 
为了写paper而读文献,这时看到好的英文句型,尤其是在discussion部分,可以记一下,方便自己下次模仿。
 
02
 
怎样高效阅读文献?
 
1、先看综述
 
看综述可以快速地了解文献的相关背景,更好的了解已解决的和待解决的问题。
 
先看国内文献,它是快速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入口,之后再看外文文献,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会增加很多。
 
国外的综述多为专业资深人士撰写,涉及范围广,阅读外文文献可以让人事半功倍。
 
2、选择性阅读
 
根据自己的方向,有针对性的选择相近的文献进行阅读,弄懂文章解决了什么问题,使用了什么方法,得出了什么结论等。从文献中学习新的研究思路、逻辑推论和技术方法。
 
在选择文献时,要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,刊物的影响因子、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,但也要注意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该文章的。
 
检索方法:
 
1)关键词、主题词检索
 
关键词、主题词很重要,准确的关键词才能保证检索的全面性。
 
2)检索某个学者
 
如果已知在某领域有建树的学者,可以直接检索该学者,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。
 
3)综述检索
 
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综述,可以根据参考文献找到原始的文献。
 
3、文献正文
 
1)注重摘要
 
摘要是文章的眼睛,也是对整片文章的概括,可以快速帮助我们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。
 
大多数文章,在浏览了摘要之后,再结合文章的图表基本上可以掌握文章的大概内容。
 
2)明确目的
 
读文章正文的时候,通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,第一遍浏览大意,争取弄懂每句话的意思,将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,完成通读后在进行查阅。
 
当然,高效阅读不代表全文通读,一定要明确自己阅读的目的。
 
比如想要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,那就只需要看文献的引言和结论;
 
比如看文献是想要了解某种方法对某个对象的作用,就要看文献的研究内容;比如看文献只是为了引用它,那就可以只看摘要了。
 
3)归纳总结
 
读文献一定要归纳总结,尤其是较长的文章。大多数文章的句子都长,但每段的句数不多,可以通过关键词来记忆每段的内容,比如每段都提取出来一到两个关键词,这样阅读的效率会提高更多。
 
4)紧扣主题
 
在阅读英文文献的时候,我们经常认识所有的单词,但却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,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,尤其对新手来说。
 
因此,在阅读的时候要关注关系连词,同时还要找到每一段的主题,紧扣主题。这样可以过滤很多无用的信息,节约时间和精力。
 
5)量变产生质变
 
对于新手来说,对与很多专业性的知识以及问题并没有很深刻的概念,因此在阅读文献时会很吃力,很难吃透一篇文章。
 
这个时候需要多阅读一些文献,可以先找5-7篇跟自己方向相近的文献,花一个月认真看,反复看,吃透它,消化它。
 
随着文献数量的增加,渐渐的就可以融会贯通了,从而量变产生质变。
 
6)其他
 
保持连续性,阅读的时间越分散,遗忘性越大,效率越低;
 
边阅读边标记,纸质版用笔标记或批注,电子版用编辑器做好标记,方便回顾时快速get文章的重点;
 
合适的阅读顺序,一般先abstract、introduction,然后discussion,最后result和method(结合图表)。
 
03
 
文献阅读小技巧
 
1、文献内容上
 
1)标题
 
文章的标题是画龙点睛之笔,要保持足够的重视,学会反思。看完标题可以尝试用一句话来表述标题,与之对比,同时根据标题推测文章的主要内容。
 
2)摘要
 
摘要是对文章核心内容的总结,通常十分精炼简洁,不易参透。我们需要快速浏览摘要,对文章有大概的了解.
 
在完成文章的阅读后,再返回摘要,反复揣摩,体悟文章摘要的精炼之处以及作者的意图。
 
4)引言
 
引言一般都是介绍性的内容,可以加深我们对研究领域的了解,同一领域的文献引言大多相似。
 
在阅读多篇文献之后,我们可以快速掠过,对于重复率较高的外文句型,我们可以参考借鉴。
 
5)实验内容
 
这部分主要是介绍试验方法、原理、过程以及结果,对于实验方法与过程我们可以适当加快速度。
 
在看实验结果时,要结合图表看,看懂结果,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,对比作者与自己的表达方式的差异,篇幅上、内容上等等。
 
6)分析讨论
 
分析讨论是文章的重点,也是最需要我们精读的部分。
 
在看完实验结果之后,不要急于观看分析讨论,可以先尝试着自己去分析一下文章的结果,然后再仔细揣摩文章的分析内容。
 
大多数时候文章会有新的观点和分析点,会比自己的分析深刻合理很多,在多锻炼之后,我们在自行分析的时候分析的点也会越来越多。
 
7)结论
 
在仔细揣摩完分析讨论之后,我们会发现结论很清晰,而且与摘要有很多相似之处,因此我们可以快速完成结论的阅读。
 
2、阅读习惯上
 
1)论文分类
 
根据自己的需求将自己阅读的论文分成三类:精读、泛读和选择性读。
 
2)反复阅读
 
文献阅读完之后要时常拿出来回顾,在不同的阶段看同一篇文献会有不同的感悟,也会有新的收获,尤其是当文献上的结果与自己的实验结果相切合或者相矛盾时。
 
3)做笔记
 
阅读文献时,除了在文章中做标注外,对一些重要的结论、经典的句型以及精妙的试验方法,我们要记录下来,以便后续参考。
 
4)批判性阅读
 
对于实验方法相同但结论不同的文献,我们要带着批判性的思维进行阅读。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,实验方法介绍不详细、实验条件有差别、还是数据作假等。
 
5)循序渐进
 
不要好高骛远,新手先从中文综述入手,接着看中文博士论文,然后再接触英文综述,最后是英文文献。
 
中文综述可以让我们了解该领域的专业名词、常用参量以及常用方法等,这样可以避免阅读英文文献直接翻译造成歧义,方便我们快速入手英文文献。
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 版权所有
地址:中国・江西・南昌紫阳大道 99 号  邮编:330022 Tel:0791-8120300
赣ICP备05000146号 管理员信箱: root@jxsdwl.cn